當你解決孩子學習的20%關鍵卡點,
80%的學習問題通常會自然消失
❚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?
孩子每天都有在念書,也有補習、有寫講義,考前也會複習,甚至有時還自己主動安排進度表。
但考出來的成績,總是不太理想
你忍不住懷疑:「他是不是沒有很認真?」
甚至開始碎唸、懷疑、安排更多課程,
就是想要補上這個落差。
可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這一連串的問題,很可能都不是不努力,關鍵是:那個影響最大的 20% 核心卡點,一直沒被看見
❚ 什麼是那 20% 的學習卡點?
它不是課本內容、不是不會某個單元、也不是孩子沒寫作業。
是那些你可能以為不重要,卻天天影響孩子的關鍵因素,像是:
1.他其實不會拆解題目,只是記得解法的樣子
2.他不知道訂正是為了什麼,只是在交代任務
3.他只學會了聽懂,沒有練過自己寫得出答案
4.他沒搞懂什麼時候算會,所以盲目一直刷題
5.他排了計畫,但根本沒節奏,也沒有每天修正的能力
這些問題,看起來是細節,但卻是整個系統裡最底層的邏輯。
只要這邊沒弄好,你再讓他多刷十張考卷,他也只是更累、而不是更會。
❚ 為什麼80%的問題,是這20%沒解決導致的?
你可能會看到這些表面現象:
1.念書效率低,一個單元念三小時還是搞不清楚
2.訂正永遠都訂一半,不會的地方跳過,或直接抄解析
3.成績一下高一下低,總是無法穩定下來
4.願意讀書,但不敢挑戰進階題,一錯就放棄
5.考完後都說很多粗心
這些現象,家長常會對症下藥:再補一堂課、再買一本題本、再找一個老師、再盯緊一點。
但你會發現,症狀越來越多,核心卻始終沒變。
因為你解的是80%的表象,卻沒解20%的根源。
❚ 找到卡住的核心,陪孩子走更適合他的路。
這八年多,我陪伴過許多家庭準備考試,
我發現:
每個孩子的卡點不同,但有個共同現象,
大多數孩子從來沒有被教過:
學習流程是可以優化的
很多時候,我們以為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練習、更多進度、更多提醒,但其實他們缺的是一個學得更有效率的方式。
像是:
1.教孩子解題,卻很少帶他建立完整的讀書閉環
2.給他進度表,卻沒教他怎麼看懂自己的節奏、做彈性調整
3.要他多訂正,卻沒讓他學會怎麼從錯題中長出理解
所以,在我陪跑的這段時間裡,我會和孩子一起:
1.一步步拆解各科學習流程,知道每一階段該怎麼走
2.建立屬於他的讀書習慣與節奏,不要只是照抄別人的做法
3.看懂每一次錯題背後的原因,改掉寫完就交差的態度
4.把每天的學習變成能自己掌握進度、有成就感的任務
準備考試從來就不是做得多就有用,而是把對的事做好。
當那個 20% 的關鍵被釐清,孩子的學習才真正能開始有系統、有進步、也更有信心。
❚ 給家長的話:
你可以再努力十倍幫助孩子找各種資源,也可以先停下來,看清楚你家孩子真正卡在哪裡。
那個看起來不是最明顯的問題,往往是最值得解的那一題。
在教練課裡,我做的不是上課、刷題,而是幫孩子重建他的學習系統。
如果你也覺得孩子很認真,一直沒進步的原因,有可能是方法不對,歡迎私訊我「#卡點診斷」,我會給你一個一對一諮詢的預約連結,我們線上聊聊半小時,幫你一起拆解出你家孩子的關鍵20%的問題。